NextDrive News
部落格

綠電轉供這樣買,綠電轉供、直供差別是?

2023 / 09 / 26

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」修法過後,臺灣開放了綠電轉供、直供的再生能源自由買賣,對於想要取得更便宜的電,規劃能源佈局、達到能源轉型的企業來說,除了自發自用外、綠電轉供、直供都已是淨零碳排的必要手段。因此,了解綠電轉供該怎麼買,與轉供與直供的差異性,成為所有企業都不可不知的再生能源趨勢!

綠電轉供是什麼?怎麼購買?

經核准後的輸配電業,將再生能源透過設置電力網,經台電轉供傳輸電能給用戶之行為,即稱為「綠電轉供」,能幫助企業將多出來的電釋出,轉至憑證市場交易。為證明使用電來自再生能源,需先取得類似於生產履歷證明的「再生能源憑證」,並配合「電證合一」制度,在透明公開公平的平台上購買相同電量的綠電進行交易。

 

 

綠電購買流程:

取得再生能源憑證 ➨ 再生能源媒合平台登記上架  ➨ 簽訂綠電購電契約  ➨ 開始綠電轉供

 

綠電轉供、直供差別比較

為落實能源轉型,政府全面開放綠能交易自由化,透過綠電轉供、直供交易及再生能源售電業等方式銷售予用戶,讓台電與再生能源業者成為夥伴,讓電力達到多元供給、公平使用、自由選擇的目的。以下再透過表格比較綠電轉供、直供的優缺點,幫你將更了解其中差異性。

 

名稱綠電轉供綠電直供
定義● 再生能源發電電能,透過輸配電電網,供電給用戶

● 透過再生能源售電業者,向發電業者購買,透過輸配電電網,供電給用戶

再生能源發電電能業者,設置電源線直接連結並供電給用戶
優點● 可透過向再生能源發電業買綠電,達到政府規定2025年須建置10%再生能源的要求

● 能透過媒合平台,找到多種方案,簡單購買綠電,並能做滾動調整,彈性較大

● 電價輸送成本相對便宜

● 少了再生能源媒合平台的規費,費用較便宜

缺點● 透過向再生能源發電業買綠電,能源缺乏彈性

● 媒合平台會收取一些費用

需要單獨設置電線,但因綠電案場與用戶間有諸多條件限制,故較難以實行

臺灣綠電轉供市場現況

在電價高漲、國際供應鏈、淨零碳排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為綠電市場帶了供不應求的壓力,不僅大型企業搶購,淨零排趨勢中小型企業採購綠電需求也日益成長,但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碳焦慮。在推重綠能交易自由化下,需要先了解臺灣綠電轉供的交易困境,並配合能源管理系統有效的洞察與解決方案,才能做到低碳綠能的真正轉型。

 

臺灣綠電轉供的交易困境

困境一:銀行對台電躉購的合約態度趨於保守。

困境二:將電賣進自由市場,銀行也會對金流有疑慮,因此中小型電廠容易卡在融資困境,採購流程繁瑣。

困境三:願購價格與願售價格間價差吸引力不足,加上需要固定繳交財務報表的嚴格監管,讓中小企業望之卻步。

困境四:從電廠角度來看,賣給大型企業對業者較安心,也更容易與銀行融資,而進一步導致中小企業的綠電荒。

 

NextDrive  解決方案與洞察:提升綠電占比從自發自用/餘電轉供開始

到底是綠能自發自用比較吸引人,還是長期穩定的綠電採購令人嚮往?其實兩種方案缺一不可,才是能源淨零的最佳解方。
以製造業提升綠電佔比初期來説,建立自發自用的屋頂型太陽能是不可錯過的一大策略,不僅可提供屋頂隔熱,在發電當下就可抵銷用電。如果發電大於用電,還可以透過「餘電轉供」提供其他廠區使用,是最高效率的綠電使用方式。

以 NextDrive 實際服務的客戶為例,我們協助製造業者在屋頂面積最為廣大的 A 廠,集中建置屋頂型太陽能。並為全台所有廠房導入集團、工廠能源管理系統。當太陽能發電量超過 A 廠用電時,還可透過「餘電轉供」,使原本躉售回台電的綠電,變成「餘電轉供」給全台其他據點的廠房使用。讓建置的綠電 100% 變成用電,不浪費任何一點綠電。因此企業除了被動等待合適的綠電採購標的,不如主動出擊建立自發自用的綠電案場,把握度更高(順益汽車

 


 

了解更多,歡迎蒞臨 NextDrive 智慧能源週

10/18-10/20,NextDrive 聯齊科技將於 2023 國際智慧能源週 I1304 攤位展出。期待與您分享我們如何透過模組化能管方案「EneSense™」以及 API 數據服務,協助各大領導品牌,打造「分散式能源管理」,開拓淨零路徑。

誠摯邀請您蒞臨!

分享至社群
NextDrive 編輯室

NextDrive 編輯室

能源轉型不難,讓 NextDrive 編輯團隊帶你從第一步到第N步,逐步解析能源轉型議題。透過 NextDrive 與重量級客座作者,帶你了解更多真實、可行的能源轉型案例、技術應用與行動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