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國內能源動態
半導體業、AI猛吃電!台電董座坦言:未來4年供電壓力最大…台灣到底缺不缺電?能源學者算給你看
台電推估,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(AI)產業用電大增下,今年到2033年,台灣用電量年均成長率將達2.8%、平均年增90億度用電;預估到了2033年,全年用電量將較今年成長28%。以用電夜尖峰負載來看,同樣年均成長2.8%,是過去10年年均成長0.9%的3倍。(財訊報導)
政院:北部電力確實不足 供需差距達200億度
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今天表示,北部確實電力不足,因為北北基桃整個北部的電力開發相對困難,以2023年為例,北部供需差距約200億度,要透過南電北送或中電北送,政府會努力推行電源開發,尤其是協和電廠更新計畫攸關480萬人用電,希望地方政府全力配合。台電則表示,一向嚴肅面對北部電廠不足及電網瓶頸的問題,也強調台灣整體不缺電,但北部不能長期依賴中南部送電。(中央社、民視新聞網報導)
政院投353億盼節電206億度 補助千萬戶住宅家電汰舊換新
行政院8日通過深度節能推動計畫,預計4年將投入353億元經費、促進節電206億度,等於1018萬公噸減碳效果。其中針對每年用電量高達1576億度的4900家大型用戶,將祭出節電規範、提供誘因;中小型用戶共近135萬家,則會導入ESCO落實節能改善;至於1357萬戶一般住宅,有老舊冷氣、冰箱者,將有家電汰舊換新補助,預計明(2025)年編列136億元,協助汰換408萬台老舊家電。(公視新聞網報導)
|國際能源動態
東京衛星城市昭島、流山、柏市 居民為何反對資料中心進駐?
媒體《資料中心動態》報導,GLP計劃興建五個園區,總容量600MW,其中四個位在東京,一個在大阪。《路透社》報導,昭島市220多位居民在7月提交請願書,要求政府重審資料中心計畫。他們憂心資料中心大量用電、耗盡當地水源,當地的水都是地下水。此外,居民也擔心該地點的4800棵樹,可能有3000棵樹將因此被砍,破壞雀鷹與獾的棲地。(環境資訊中心報導)
烏克蘭斥資200億美元 打造分散式電網
為了解決能源短缺並減少對核能的依賴,烏克蘭政府目標在2030年前將可再生能源在國家能源結構中的佔比提高至27%。本計劃預計將需200億美元的投資,增加約10,0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,以補充損失的容量並提高能源安全。其中,可再生能源在熱冷供應系統中的佔比應達到33%,在電力生產中佔比29%,而在交通領域則設定了17%的目標。雖然政府並未公布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占比,但當地媒體報導,當前占比約為10%。(優分析報導)
中國7月 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越燃油車
中國乘聯會8日發布數據顯示,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過傳統燃油車,新能源車零售87.8萬輛,年增36.9%,占7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的51.1%,首次突破50%滲透率。相較之下,傳統燃油車零售84萬輛,年減26%。儘管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顯著,整體車市需求仍疲軟,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量172萬輛,年減2.8%。乘聯會指出,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%受到報廢更新補貼提升等因素推動。(中央社報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