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觀點

執行長專欄

掌握數據力!曼谷捷運靠「能源數據」,驅動洽圖洽地下商圈能源數位轉型

2025 / 01 / 21

能源數據揭露,已成為企業經營新義務

能源數據的有效揭露,可以幫助組織提升用電意識,讓用戶管理能源更有感。不僅是企業自主導入,能源先行國家已陸續將能源數據揭露編列入法,成為企業經營的能源新義務。

英國自今年 10 月 1 日起,規範所有能源公司,皆需提供中小型企業每半小時的準確能源數據。而德國更是將「能源數據揭露」入法,若企業的電力、天然氣與廢熱等能源最終消費(Final Consumption),加總超過 250 萬度 (kWh) ,都需要進行能源審計,並繳交節能計畫書。


所謂的能源最終消費(Energy Final Consumption),指可供終端使用者消費的能量,包含電力、天然氣、廢熱等型態。為了方便統計,會將不同能源種類轉換成統一的計量單位。例如在企業永續報告書中,通常以 GJ (千兆焦耳) 計算,在德國則是以 GWh(千兆瓦時)統計。為了方便讀者們理解,我們統一換算成台灣熟悉的 kWh (千瓦時),也就是一度來看。(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

 

這樣的影響有多大?監管門檻低於台灣能管法近 5 倍

以台灣現行「能源管理法」規定,政府規定契約容量高於 800kW 的用電大戶,須於每年 1 月底前,彙整前一年使用能源資料,向經濟部能源署完成能源申報。

然而,根據 2023 年報告指出,即使是非生產性質的用電大戶,其能源最終消費年平均都達 1,250 萬度 (kWh) ,是德國的 250 萬度 (kWh) 門檻近 5 倍。其中行業別包含學校、醫院、量販店、辦公大樓、旅館與百貨公司等,共 1,384 名業者。


根據德國能源公司試算:即使是一個有 20 名員工的烘焙工廠,年用電、天然氣與廢熱,加總起來也能達到 250 萬度 (kWh) 的門檻。讓能源法規的規範對象,擴大至小型商業場域,也顯見無分規模大小,企業掌握能源數據,將成為普遍肩負的義務。

另一則由 GIS(德國發展協會) 2020 年針對烏克蘭 13 間烘焙坊的調查指出,平均烘焙坊一年能源消耗量介於 1.7~17.4 GWh。

 

零售量販業的分散式能管挑戰

對用電大戶的能管要求只是台灣現行法規的第一階段,未來法規逐步擴大至多元產業將是可以預期的趨勢。然而從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,零售量販業導入分散式能管案例卻不多,這是由於過去解決方案多對焦在製造業少數廠區的耗電設備。但對於連鎖零售、百貨量販業者來說,需要管理的營業據點多則上萬、少則上千。如何有效以集團角度,自動整合各地營業據點的能源數據與能源設備表現,是零售量販業,能源管理的最大挑戰。

 

泰國電費漲、碳稅將開徵,能源管理是關鍵第一步

東南亞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,因應產業與民生需求,能源消耗量正快速上升。以泰國為例,天然氣發電占總發電量的6成,是該國的主要能源來源。然而隨著國際燃油價格波動,高度依賴單一石化能源的結構,讓泰國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。

過去3年,泰國政府透過補貼,努力將電費維持在每度4泰銖,仍無法阻止國營電力管理局(EGAT)累積高達980億泰銖的虧損;今年,EGAT更提出大幅調漲電價的3種方案,預計漲幅範圍介於 11% 至44%。同時,泰國政府計劃於2025年內引入碳稅政策,每噸碳排放將課徵200泰銖。

對企業而言,啟動能源轉型的必要性迫在眉睫: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不僅有助成本管理,更是企業應對環保規範的積極策略。然放眼能源轉型的產業先行者,多為廠房製造領域,以分散場域為主要用電型態的零售服務業者,需要參考標竿,校準方案導入的技術評估並設定預期效益。

曼谷捷運局案例:為零售業注入綠色轉型契機

能源轉型的核心是數據:掌握能源數據,有助布局能源的短、中、長期戰略。零售服務業的用電情境相較於製造業更加分散複雜,如何精準整合分散、分租、多據點的用電行為,仰賴解決方案的技術力與實戰經驗。

位於曼谷捷運局甘烹碧府站的地下商圈幅員遼闊,在近2,000個分租型櫃點的場域,有著活絡的人潮與商業活動。這類「分租型櫃位」在零售、餐飲及旅宿業中屢見不鮮,一顆電表的數據背後可能涵蓋數十至數百間店面的用電行為,如何在如此繁雜的電力節點與電價結構下,精準取得用電數據、據以洞察策略並協助業者有效管理能源,著實是個大挑戰。

 

多據點 x 複雜電費,能源數據揭露不簡單

隸屬泰國曼谷捷運局的甘帕安碧-洽圖洽捷運商場(Metro Mall at Kamphaeng Phet MRT station, Chatuchak Station),是位於世界第二大市集-恰圖恰市場的超大型地下商圈。擁有超過 2 千間分租店鋪。

過去商圈依靠人工抄表,紀錄每間商家用電量與電費。而每一顆電表分散各處,被記錄的時間也不盡相同。此外,如果抄表員筆誤,數字也難以追蹤修正。因此難以準確紀錄每間商家的用電時段與對應度數。再加上泰國相對複雜的電費結構,進一步導致商圈電費更加難以計算。


以一般 12kV 以上的商圈用電方案舉例,泰國電費結構包含:
(1) 基本費:包含了尖峰、非尖峰兩時段各別的契約容量、時間電價、功率因數
(2) 變動電費:總電量 x Ft
(3) 增值稅:基本電費 x Ft

其中 Ft 值,是電力管理局根據國際燃油價格、泰銖匯率,固定每四個月滾動式調整的電價調整費率(參考資料:สถิติค่า Ft總總原因導致曼谷捷運局耗費人力、時間,卻始終難以計算清楚商家的真實電費。

 

準確揭露能源數據,提升頭家用電意識

我們協助曼谷捷運局安裝智慧電表、分電表與太陽能系統,並透過能源物聯網平台,串連所有能源節點。即時取得所有商家每分鐘的用電數據,並紀錄在能源管理系統當中。


其中挑戰在於能源數據的管理,會隨著據點數量、設備多寡、管理層級的規模,變得複雜許多。而類似捷運局商圈的百貨量販業者,可能有數十個營業場所,各場所中又有數千個能源管理節點,要有效管理能源、穩定取得數據。關鍵在於能源管理平台是否有足夠的彈性應對營業據點的增減,以及各區域節點的分組管理。

為此我們圍繞多節點的能源管理需求,透過能源物聯網平台,協助捷運局一次掌握商圈商家的完整能源數據。業者可以根據泰國最新的電費方案、Ft 值,設定所有商家的尖峰、離峰、平假日電費費率,以及電力管理局 Ft 值。

透過能源管理系統彙整所有商家數據,自動化電費出帳流程。對於分租店家而言,則會在每個月的電費帳單看見各時段用電量,以及尖峰、離峰電價。自然而然就會對於用電更有 Sense,進而調整高電價時段的用電量,降低電費支出。

 

能源數位轉型 先有「數位」才有轉型

泰國捷運局藉由能源管理系統精準記錄能源數據,成功讓每位商家定時取得電費帳單。省下過去統計電費、調整費率的大量勞力。此外,有了「透明的能源數據」,我們也幫助商家提升用電意識,讓用戶也能更自主的參與節電,發揮能源管理最大效用。能源數據也能協助商家,精準計算其店面的綠電占比,打下未來綠色轉型的能源基礎。

分享至社群
Picture of 顏哲淵

顏哲淵

NextDrive聯齊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,產品榮獲日本ET/IoT Technology大賞特別獎與Good Design產品設計獎。曾任Ninecom創辦人兼執行長、美商Fresco Logic台灣區總經理,專注於能源管理服務與分散式能源議題,期望透過物聯網、雲端和大數據,創造每度電都被善加利用的智慧生活。

聯齊科技 反詐騙聲明

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本公司「聯齊科技」與「聯齊科技」員工名義,假藉金融科技投資之由,實行詐騙借貸行為。若您對任何以本公司名義進行的金融活動有疑慮,敬請透過官網聯絡我們,或存證並撥打反詐騙專線165或聯繫當地派出所報案,以保障您的權益。 聯齊科技提醒您,攜手打擊詐騙,共同維護安全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