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焦點新聞

【能源觀點】停電不再只是電力問題: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,表後儲能該進入全民防災清單了

2025 / 07 / 11

 

2025 年 7 月初,颱風丹娜絲夾帶強風豪雨襲台,對南部造成重創。高雄、屏東等地傳出多起水災與長時間停電,全台一度超過 18 萬戶停電,部分地區積水、河川潰堤與土石坍方同步發生。受災戶不僅面臨生活不便,更有醫療、通訊與食品保存等基本安全風險。

當氣候衝擊加劇、電網穩定性面臨挑戰,我們必須開始思考:除了依賴電力公司的搶修系統,家庭與社區是否也能具備一定程度的「用電自主性」與「能源備援能力」?

 

不應將風災視為單一偶發事件

新聞畫面中,冰櫃斷電、住戶摸黑、醫療院所臨時發電的場景,提醒我們這類災害經驗或將納入日常風險管理的一部分。颱風、豪雨、強震與熱浪愈趨頻繁,每一次都可能引發區域性停電。類似的壓力不只出現在台灣。日本 2024 年夏季接連遭遇熱浪與雷雨,導致局部停電與電力緊張;歐洲則歷經高溫與野火,多國啟動限電機制;美國德州也因寒流導致電力中斷。即使電力資源豐沛的地區,在氣候壓力下,能源仍可能瞬間變得緊張而脆弱。

備援,是島國提升能源韌性的必考題。長期以來,台灣、日本、地中海與太平洋島嶼等地,早已將能源備援納入災防規劃。隨著氣候變遷加劇,這項需求早已超越地理邊界,成為全球共通的課題。


我們需要的不是便宜電,而是「穩定電」

丹娜絲颱風,讓我們重新認識集中供電體系的極限。當用電高度依賴單一路徑,只要其中一處出現故障,整體系統便可能連鎖受影響。真正的能源韌性,不能只依賴搶修,更需要從用戶端建構撐得住的備援能力。

日本在福島核災後積極提升用戶端韌性,並於 2023 年推動「DR Ready」政策,要求儲能設備具備連結電力市場與災防系統的能力,讓用電戶也能成為能源系統的一部分。

借鏡這些經驗,若台灣能讓表後儲能普及於家庭與社區,不只是「省電」,更是邁向「穩電」與「備電」的實際做法,也將為能源轉型奠定穩固且具彈性的基礎。

 

能源孤島:暴雨夜仍穩定發電的虎尾淨零實驗場

正當全台關注南部大停電的同時,雲林虎尾一座綠能實驗場依然亮著燈。這是虎尾科技大學攜手聯齊科技,精心打造的「能源孤島」,展現其用電自主的實戰韌性。

由三個回收貨櫃改建而成,這個場域整合太陽能、風能與生質能三種再生能源,提供小型住宅與辦公空間使用。平日以太陽能為主力,搭配儲能削峰填谷;夜間或陰雨天,儲能自動補足缺口,實現不依賴市電的高比例能源自給。當丹娜絲颱風帶來連日豪雨,市電中斷、太陽能無法發電,場域即切換至孤島備援模式:由儲能電池供電,氣化爐將農業廢棄物轉為生質能,維持基本運作不中斷。

 

雲林虎尾科技大學打造淨零實驗場,整合太陽能、風能、生質能與儲能系統,達成高比例的能源自主,於風災市電中斷期間,依然有穩定能源可以使用

 

所謂「孤島模式」,是最能具體體現能源韌性的做法。即使與主電網斷連,場域仍可獨立供電、維持基本運作;若儲能充足,甚至能支援周邊設施。這類技術已在日本部分島嶼地區落地,作為能源基礎建設的一環。

對台灣許多擁有農林漁業資源或具備再生能源潛力的地區而言,孤島模式可望將原本一味依賴集中電網的風險,轉化為能源自主優勢的起點。以雲林口湖的養殖場為例,在丹娜絲颱風期間,儲能系統自動切換為孤島模式,穩定供電給關鍵設備,有效避免經濟損失。這套系統平時幾近達成 RE100,災時則成為撐住產業的防線。這些案例正逐步描繪出地方能源穩定、安全、具備抗災韌性的可能樣貌。

 

結語:韌性,從日常的有備而來開始

每一次天災,都是對能源系統的一次壓力測試。我們談韌性,不只看重搶修速度與重建效率,更該關注平時備援能力是否到位。當下一次風災或突發事故發生,我們是否準備好,讓關鍵用電不中斷?

表後儲能的價值,不僅止於節電與負載調節。它是支撐能源穩定的重要基礎建設,在日常中優化用電行為,在災害時接手供應、撐住基本。無論是家庭、社區、學校,甚至農漁產業或微型場域,都能透過表後儲能,提升自主調節與備援能力。

氣候風險與能源轉型的挑戰正日益明確,能源規劃也應從「集中依賴」邁向「分散自主」。讓社區與場域具備備援能力,有助強化系統彈性,打造更具韌性的島國日常。而這一步,或許就從表後儲能開始。

 

分享至社群
Picture of NextDrive

NextDrive

聯齊科技創立於 2013 年,結合物聯網科技與能源技術,致力以分散式能源管理(DERM,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Management)服務,與客戶攜手實踐「善用每一度電」(Making Energy Count)願景,邁向 2050 年淨零碳之世界能源目標。

主要服務包括企業/家庭/電動車能源管理、微電網規劃與建置、再生能源與表後儲能應用、台電/日本電力交易市場相關服務等,提供台日指標電力公司、全球知名製造與服務業者一站式的解決方案。

聯齊科技 反詐騙聲明

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本公司「聯齊科技」與「聯齊科技」員工名義,假藉金融科技投資之由,實行詐騙借貸行為。若您對任何以本公司名義進行的金融活動有疑慮,敬請透過官網聯絡我們,或存證並撥打反詐騙專線165或聯繫當地派出所報案,以保障您的權益。 聯齊科技提醒您,攜手打擊詐騙,共同維護安全環境。